建站频道
    当前位置: 中国美术家网 >> 艺术新闻 >> 新闻库 >> 文物 国宝 北京 综合新闻
      分享到:

      身价315亿,国宝"出趟差"有多难

        作者:鲍文娟2018-01-17 08:49:18 来源:广报全媒体
        身价315亿,国宝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珍贵文物2015年在深圳博物馆展出。广报全媒体记者轩慧 摄

        央视节目《国家宝藏》连日热播。而鲜为人知的是,妇好鸮尊、越王勾践剑、宋人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新石器时代七孔骨笛等不少国宝均曾与身在广东的你擦肩而过。因为他们近年来都在深圳博物馆展出过。

        这些展览中,有的全场展品总价值高达315亿元,它们是如何被借调、运输、返还的呢?其过程之神秘精彩甚至也不亚于文物本身。在深圳博物馆的专家看来,一场高规格展览得以呈现,背后不仅有赖于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


        揭秘文物借还闯四关


        第1关

        筹划:有展览十年方成真

        据介绍,深圳本地出土的高规格文物较少,所藏文物多是来自捐赠、调拨以及公安、海关等部门移交。

        深圳博物馆会提前做好一至两年举办展览的规划。近一两年举行的部分高规格展览,其实不少是在10多年前就开始策划联络,但受场地、条件、展期所限近年来才得以实现。

        2016年11月法门寺地宫文物到深圳展出,绝大部分展品均为一级文物。“其实这个展览2000年前后就开始策划进行了,当时电脑尚未普及,为了协商办展,法门寺博物馆寄了一箱子的A3纸质资料。如此高规格的文物批量借出,按照国内的相关规定都挺难批,也是得到了陕西省文物局及法门寺博物馆的领导支持才得以完成。后因为深圳博物馆场地问题又延后。直到2016年才得以呈现在市民面前。”深圳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深圳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李维学说。


        第2关

        借宝:要“刷脸”也要“交易”

        借文物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有些镇馆之宝一开始对方肯借,但后又反悔的情况也并不鲜见。”从事30多年策展工作的李维学在接受采访时说。

        在《国家宝藏》节目中颇受关注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曾于2010年在深圳展出的。李维学回忆,最初湖北省博物馆推荐的是以铜镜、玉器和漆器为主的九连墩出土文物展。“当时馆领导让我去借剑,我很心虚。确实也如我所料,对方工作人员以各种理由不肯借。”李维学回忆。

        他反复考虑后决定邀请馆内的青铜器专家李龙章与他一同前往。“李龙章曾在武汉大学任教,湖北省博物馆有他的不少学生。通过师生情谊关系做了好多工作才借来越王勾践剑在深圳展览。”

        敝帚尚自珍,更何况是国粹珍宝。借文物不仅要通过校友、师生、老乡等各种关系渠道来“刷脸”,还得“讨价还价”。李维学说,去年举行的西藏文物展,对方第一次给的清单不是很理想。“后来他们得知我们馆副馆长郭学雷是知名瓷器鉴定专家,就邀请他去梳理考证库房的瓷器年代及窑口,这才又得以再调剂了一批珍贵文物。”李维学说。


        第3关

        运输:行程保密仅一人知

        友馆肯借后,如何运抵深圳顺利布展也需要做大量准备,文物安全是重中之重。

        目前,国内文物展一般都采取由文物借入方派出专业人员到借出方清点文物、购买一定的保险、交由文物专业公司包装运输的模式。“文物往往要里三层外三层包装,车要减震,要保证恒温恒湿环境。”李维学说。

        以青铜器包装为例,因文物器形不一致,需要聚酯泡沫上开挖不同形状的小孔之后,再进行二次包装,以免造成损伤。“如果车程需数日,一般要求沿途歇息需停留在当地省博物馆内有监控的位置,车尾需对着墙。”李维学会随时了解文物的动态,“比如到了中途停留,就请对方拍照片场景通过微信发过来。整个流程都要递交报告。”

        不过他表示,即使有文物专业公司包装运输,对于极为珍贵的文物,对方博物馆还是会派出保卫科负责人亲自运送。无论是采取哪种方式,文物的具体运输路线及日程安排是严格保密的,整个馆往往只有李维学一人知道详情。


        第4关

        归还:寸步不离

        在布展和撤展时,是李维学最提心吊胆的时候。他都习惯搬个凳子坐在重量级文物旁边寸步不离,“这么多年了,一到这个时候我依然是惴惴不安,心惊肉跳。直到文物进了玻璃柜,我才心安。”

        展览结束运抵到对方库房归还时,开箱点交也是极为严格的。“例如瓷器,有无裂纹价值天壤之别。所以对方博物馆工作人员除了用手触摸检查外,还要用手电筒照里壁。”直到这一归还步骤最终完成,李维学心里的石头才算落地。


        《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运输护送二三事

        所有文物当中最难借的是书画。《国家宝藏》节目中辽宁省博物馆展示的北宋《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就曾于2012年在深圳博物馆展出,同时展出的还有元赵孟頫的《红衣西域僧图卷》、宋徽宗“御笔画”《瑞鹤图卷》等36件画作。这些展品横跨唐、宋、元、明、清,当时总估价就达到315亿元。

        将这些千年画作请来深圳“小住”,“寓所”条件极为苛刻。博物馆提前三年就开始做手卷架。“展馆需要满足恒温、恒湿、去除红外线和紫外线。这些千百年的书画潮湿了易长霉、干燥了又容易酥脆、光线太强容易褪色。尘埃及有害气体均会导致致命损害,直接影响其寿命。”李维学说。

        “出于安保考虑,当时辽宁省博物馆的保卫科科长领头,乘坐软卧车厢由三人护送这批书画。中途轮流用餐,必须有二人同时在场。展览的安保也被提至最高级别。”李维学说。

        护送这批书画,辽宁省博物馆表示绝对不能乘坐飞机。“虽然飞机失事几率极低,但是连这个万分之一也要绝对避免。”李维学说。

        文物和人一样也怕累,尤其是千百年的字画更是娇贵。辽宁省博物馆带到深圳的这批画作再要集中展示几乎不太可能了。


        趋势:身价暴增愈发难借引入国外展览会更多

        在国内借文物,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都是象征性的。“以越王勾践剑为例,由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因此估值上10个亿都是可能的。”李维学说,“所以我们一再强调交纳保险费是象征性的,如果按照国际惯例来交根本交不起。”

        “如今文物价格越来越高、名气越来越大,也愈发难借了。许多博物馆建新馆以后均将很多重要文物列入常设展,以后借出来就更难了。”李维学说,“未来很有可能就是邀请多家博物馆来合作,每家借几件,需要多个、甚至几十个博物馆的藏品才能组成高规格的展览。”

        不过他表示,目前中国引入国外展览反而比以前更容易。近两年,国内引进境外展览有了新现象,由经验丰富的文化中介公司到世界各地挑选有特色的展览主题,提前与外方做好沟通,再推荐给国内的博物馆。这也有助于降低国内博物馆引进外展的难度。


        责任编辑:静愚
      相关内容
      More.. 名人堂
        More.. 艺术展讯
        • 中国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meishujia.cn,All right
        • 服务QQ:529512899电子邮箱:fuwu@meishujia.cnbeijing@meishujia.cn
        Processed in 0.235(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99(mb)